-
第四期“一带一路”法治合作研修项目在泉州结业
5日,第四期“一带一路”法治合作研修项目结业仪式在我市举行,副市长姚飞出席结业仪式并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台记者:林鸿毅 苏芳芳【无线泉州】一审:苏含雪【无线泉州】二审:王桂瑜【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郑云涛2025-07-05 18:23无线泉州·要闻
-
海丝泉州·人才港湾 | 洛江区政校企三维联动机制 打造AI产教融合实践样板
为持续深耕人才“港湾计划”,深化产教融合,近日洛江区举办首场政校企三维联动实践观摩活动,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00余名师生深入人工智能应用标杆企业生产一线,开启从课堂到智能工厂的沉浸式学习。华侨大学校长吴剑平、洛江区委副书记、区长郭宁出席活动。在泉州天娇妇幼的智能化车间,华大师生零距离感受人工智能技术深度重塑现代企业的力量,观摩AI算法实时优化生产流程,了解企业“智慧大脑”对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的严密监控与实时调度。华侨大学政管学院院长表示,“‘场景化教学+需求导向研发’有效破解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学生们纷纷表示,“课本里的机器学习案例在这里变成了鲜活的应用,这比任何课堂演示都更有说服力”。本次活动是洛江区创新构建“政-校-企”常态化联动机制的首场实践,推动三方发力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通过交流对接,洛江区将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年内力争推动2至3个高校科研成果在洛江转化落地;华侨大学政管学院计划开设“AI+公共管理”微专业,定向培养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泉州天娇妇幼将联合高校设立校园实验室,并每年提供不少于30个实习岗位,为人才培养提供实战平台。下一步,洛江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与华侨大学在产业、人才、教育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建立季度性“技术需求—科研成果”对接会机制、共建人工智能应用实训示范基地、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校企联合技术攻关,共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赋能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来源:洛江区工信局2025-07-05 14:49无线泉州 新闻
-
校地共建 产业焕发全新动能
这支十多人的“三下乡”实践队共在眉山活动6天,并深入田间地头做调研、做科普……而这只是南安市眉山乡与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深度合作、实现三茶经济融合的方式之一。【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南安台:颜思莲 林毅 通讯员 张荣鑫 石倩雯【无线泉州】一审:黄艺华【无线泉州】二审:王桂瑜【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郑云涛2025-07-05 12:29无线泉州 新闻
-
茶香新韵映青春 乡村好茶飘万里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师生赴南安市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以“茶乡沁乡韵,调饮绘新篇”为主题,在眉山皇旗尖生态茶庄园开启一场茶文化、茶产业与茶科技的深度对话。【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南安台:颜思莲 林毅 通讯员 张荣鑫 石倩雯【无线泉州】一审:黄艺华【无线泉州】二审:王桂瑜【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郑云涛2025-07-05 12:29无线泉州 新闻
-
问道老君岩下土,解码清源山上经——附小五年级学子开启自然保护地科学研学之旅
近日,泉州师范附属小学五年级二班师生走进清源山自然保护地,以“问道老君岩下土,解码清源山上经”为主题,通过观察、实证、共情,解锁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研学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带着一颗颗好奇心详细了解了清源山自然保护地,他们以标本为样走进蝴蝶与蜜蜂的舞蹈世界、探索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多种角色、聚焦甲壳虫不为人知的奇妙世界,他们用脚步丈量了清源山、用小手抚摸了山上的一棵棵古树名木,他们围坐在讲解员身边听研究员解读“清源山珍稀动植物分布图”,围绕“游客行为如何影响生物多样性”展开辩论。讲解员还特意设置“干扰实验”——轻踩一片草甸后持续观测恢复情况,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微小破坏的累积效应”。 “原来科学不是课本上的公式,是蹲下来数蚂蚁的路数!”五年级二班小康举着自己整理的《清源山常见昆虫图鉴》说。本次活动将自然观察、数据记录、批判性思考融入实践,让学生在触摸生态脉络中,种下“用科学守护自然”的责任种子。正如带队许老师所言:“研学的意义,是让孩子学会用理性的眼睛热爱自然,用行动的脚步守护美好。”供稿:杨泉铭2025-07-05 10:35无线泉州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