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市深化精神文明创建】移风易俗宣传漫画请查收
《荀子·乐论》中提到“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移:改变;易:变换。就是要改变旧的风俗习惯。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成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先锋和重要力量移风易俗,转变观念。形成讲科学的好风气,让文明之风点面开花蔚然成风。关于移风易俗,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1、要破旧立新,提倡婚事新办大摆宴席太夸张,浪费粮食真可惜天价彩礼要不得,父母负债心难安勤俭节约是最好,文明婚庆人人夸2、要孝敬老人,提倡厚养薄葬生前孝顺胜一切,死后丰盛给谁看厚养薄葬好品德,死后火化是政策3、要关爱他人,提倡邻里守望好邻居是无价宝,互相体谅皆受益邻里守望多安心,共建和谐好社区移风易俗树新风,要从心开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文明节俭、艰苦朴素为荣以大操大办、奢侈浪费为耻树立婚丧喜庆新风尚彰显文明健康新理念携手倡导文明、传播文明、践行文明!来源:泉州文明网2025-08-21 16:07无线泉州 新闻
-
【泉州市深化精神文明创建】鲤城一社区探索移风易俗新路径 治丧成本下降65%
殡葬改革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移风易俗的关键环节,核心在于观念转变。近年来,鲤城区常泰街道仙塘社区通过创新“精神文明+三治融合”模式,探索出一条群众主动参与、党员示范带动的移风易俗新路径,实现治丧成本下降65%、连续5年殡葬活动“零违规”的蜕变。据介绍,为了更好地推动移风易俗,仙塘社区工作人员在改革之初便深入网格,挨家挨户宣讲政策。不仅如此,社区还精心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矩阵,通过一系列宣传推动殡葬新理念渐入人心,为革除陈规陋习、培育时代新风打下群众基础。仙塘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家富回忆,当时社区专门组建了由老年人协会成员、居民代表组成的“议事团”,多次召开居民夜谈会,大家围绕治丧路线、“阵头”规模等问题展开讨论,收集意见建议40余条。就连最为棘手的“断头路”难题,也凭借着群众的智慧迎刃而解,6条“断头路”全部得以贯通,治丧路线显著缩短,既保障了出行安全,也有效减少噪音扰民。经过反复磋商,社区逐步形成“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评估”管理体系,将治丧时间、规模、路线等关键事项写入居规民约,殡葬改革由此实现“五个转变”:治丧方式从“抬棺游街”变为“规范治丧”;治丧队伍从7支“阵头”精简为2支居民自治队伍;治丧时间从5天压缩至3天;治丧支出下降约65%;治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当天清理。“以前办场丧事要请7支‘阵头’,现在2支社区志愿队就能把事办得妥妥当当。”谈起社区的变化,老党员吴阿伯深有感触。如今,文明新风浸润社区每个角落,LED屏滚动播放移风易俗微视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移风易俗没有休止符,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吴家富表示,社区将持续深化文明治丧工作,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居民自治”的殡葬治理新格局,让文明新风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来源:泉州通客户端2025-08-21 16:05无线泉州 新闻
-
【泉州市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泉港区峰尾镇“三进”助推文明殡葬走深走实
为深化文明乡风建设,倡导树立厚养薄葬理念与绿色祭祀新风,近期,泉港区峰尾镇以“三进”形式开展“推动殡葬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宣传活动。乡风文明进小区为规范婚丧嫁娶行为,组织小区制定完善《居民公约》,将移风易俗的具体要求融入其中,使其成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同时,组织文明乡风小分队进小区楼院,为居民详细介绍红白事操办流程,分享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典型事迹,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健康生活”理念。截至目前,已张贴宣传海报285张,不少居民主动表示愿意践行新风尚。移风易俗进车间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围绕文明祭祀方式、殡葬管理条例、移风易俗等内容,通过设置问答互动环节,引发企业员工思考,随后分发宣传资料,为他们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呼吁员工们从自身做起,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事简办;践行厚养薄葬,简化丧葬流程;在人际交往中不攀比、不奢靡,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宣传活动得到员工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折页800余份,许多员工表示会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传播移风易俗理念。文明新风进万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力进行宣传。线下以宣讲解读为主,借助村村响和宣传栏,组织各村结合“我们的节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宣传,例如郭厝村在“美丽庭院”宣讲中融入实际案例,为群众普及陈规陋习的弊端,解读移风易俗的益处。线上则利用“海城峰尾”微信公众号发布、转载移风易俗相关政策解读、婚事新办和丧事简办标准等信息,在微信群常态化推送“厚养薄葬·绿色殡葬·移风易俗”主题宣传视频,营造“人人讲文明家家树新风”良好氛围。泉港区峰尾镇将继续以文明实践为载体,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持续加大移风易俗宣传力度,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确保移风易俗宣传“有人气”“接地气”“入人心”。来源:文明泉港2025-08-21 16:01无线泉州 新闻
-
【泉州市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新型婚育文化建设丨洛江区举办“洛地传家”移风易俗基层宣讲活动
为倡导婚育新风尚,促进家庭文明幸福,树立新型婚育观念,8月7日,洛江区委宣传部、区委文明办、区计生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文润万家”进小区暨“洛地传家”移风易俗基层宣讲活动走进虹山乡。洛江区计生协会以“树立积极婚育观念 营造生育友好氛围”为主题,在现场广泛开展新型婚育文化宣传服务和健康家庭建设活动。活动通过解读“新时代婚育文化”公益宣传展板,发放《0~3岁儿童早期发展指导—育儿宝典》《公民健康素养66条》《洛江区新时代婚育文化建设倡议书》等宣传资料,引导群众树立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来源:洛江区计生协会2025-08-21 15:57无线泉州 新闻
-
全省地市唯一!泉州案例入选全国典型!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精选全国近两年来29个具有典型性、创新性的闲置资产盘活案例,形成《地方国有企业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典型案例汇编》。其中,由泉州市国资委选送的《泉州文旅集团旧厂改造特色文旅项目案例》成功入选。这是福建省仅有的两个入选项目之一,更是全省唯一一个由地市国企打造的案例,在“厂区类”改造领域成为省内独树一帜的标杆。位于通政巷1号的泉州古城巷遇精品酒店入选案例位于鲤城区通政巷1号,原为中侨集团电子仪器厂,现为泉州古城巷遇酒店。据酒店负责人介绍,20世纪90年代,电子仪器厂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厂址沦为荒地。2021年泉州申遗成功后,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泉州文旅集团通过探索“工改商”、空间复合利用等试点政策,在保留老厂房大楼的基础上进行内外装修改造,打造出集住宿、餐饮、布展空间于一体的文化创意园区,也就是如今的古城巷遇精品酒店。曾经的通政巷电子仪器厂外立面(改造前)该酒店占地面积2574.6平方米,建筑面积4533.63平方米,由业主中侨集团完成旧厂房加固改造后,交由侨乡文体公司全资子公司古城巷遇公司进行二次装修建设并负责运营。酒店于2023年8月试营业。走进酒店,可以看到一层为大堂、艺见海丝非遗传习馆及商业配套店铺,二至四层为酒店客房,共53间70个床位。酒店内部设置了许多世遗泉州的经典元素,包括跃然水上的刺桐花雕塑、勾勒出海丝贸易的线条壁画、各式闽南镂空红砖、图文并茂的丝绣壁画等。酒店设有“艺见海丝非遗传习馆”,是泉州市鲤城区文化馆分馆,馆内成立了泉州提线木偶大师工作室。该酒店通过市场化机制实施精细化运营,以商业演出及文创产品销售为核心,辅以公益性活动,获得年均入住率80%、节假日入住率95%以上的佳绩,有效激活闲置资产,为地方国企盘活存量资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泉州经验”。据了解,泉州文旅集团将持续完善体制机制,探索更多与“世遗泉州”元素深度融合的盘活路径,以法治化、市场化手段推动国有资产提质增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来源:泉州晚报社2025-08-21 15:18无线泉州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