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着‘桃源推荐官’畅游永春,逛五里古街,游魁星书院,赏白鹤拳、做手工香,一天下来收获满满!”来自泉州市区的游客李女士在社交平台分享永春之旅,配图里古街红灯笼与非遗手作相映成趣,这条推文很快收获数百点赞。这正是永春以人才赋能文旅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永春县深耕人才“港湾计划”,落实落细文旅人才“十条措施”,在强化人才集聚上出实招,在提升人才服务上下细功,在释放人才活力上见真章,以扎实的“人才功夫”助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2025年至今,全县新增文旅产业人才786名;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38.5万人次,同比增长13.9%;国内游客总花费46.2亿元,同比增长15.2%,人才支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持续凸显。靶向扩容 充盈文旅人才“蓄水池”“我们团队以‘圣小女’IP为创意核心,开发文创产品60余种,一上线就卖出上千件。”在永春县文旅人才功夫驿站,来自华侨大学的文创设计团队介绍道。这些年,为破解文创设计人才短缺、产品同质化等问题,永春县深化与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高校智库+地方实践”机制,柔性引进IP策划师、文创设计师等人才22名。联合举办文化IP和文创周边设计大赛,挖掘一批兼具文化深度与市场潜力的设计人才,推动高校智力资源转化为文旅发展动能。不仅是文创领域,在文旅宣传和新媒体运营赛道,永春县同样精准发力。年初,启动“桃源推荐官”招募计划,精心举办“功夫杯”导游(讲解员)职业技能竞赛,吸引青年学生、旅游博主、本地达人等86名人才参赛。比赛金奖得主郑佳烨表示:“感谢县里为我们搭建了展示与提升的平台,今后我会继续精进自己的讲解能力,努力讲好永春故事,让更多人听见家乡的声音。”据悉,永春县还举办了旅拍创意大赛,从视频创作、策划推广等领域中遴选45名新媒体运营达人纳入县文旅人才库,深耕新媒体矩阵,展现永春文化魅力。“现在,小红书平台上的永春文旅推文从去年初不足2万条增至3000多万条,永春文旅、永春唱游记等相关话题连续霸榜抖音热搜同城第一。我们借助人才力量,让永春好声音越传越广,让永春美景走向全国。”永春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系统培育 助力文旅人才快成长为了让人才成长有路径、有支撑,永春县系统构建分层培育体系。在领军人才培养方面,遴选5名文旅产业发展“领头雁”,通过项目扶持、培训辅导、宣传推介等方式,全面增强其行业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福建省北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宇朋便是其中之一,他和团队打造“桃花文化旅游节”“森林康养体验营”等特色项目,去年景区接待游客量突破50万人次,带动周边3个村发展民宿、农家乐20余家。“握篾要稳,蘸香粉时力道得均匀,这样做出的篾香才能香气醇厚、燃烧持久。”在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中,省级非遗传承人曾建全正手把手指导学徒。作为全县“师带徒”传承计划的大师之一,曾建全不仅自己坚守技艺40余年,还精心培养制香师傅100余人,助力香产业蓬勃发展。同时,县里还依托魁星书院开展周六非遗“传习日”,通过“名师授课+技艺实操+成果展示”模式,开展纸织画、漆艺、篾香等传习活动216场次,累计培养潜在传承人287名,“老带新、新促活”的传承梯队已逐步形成。针对青年文旅人才培养,永春县搭建“政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与泉州技师学院(永春校区)、永春职专共建文旅人才培养基地,开设烹饪、工艺美术等5个专业,通过邀请行业专家进校园、聘任文旅产业导师等举措,将岗位技能、行业实践融入教学,每年输出文旅产业青年人才近200名,为文旅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精准匹配 增强文旅人才归属感“我们吃饭有优惠、景区免门票,每年还能享受免费健康体检,这种被重视的感觉特别好。”省工艺美术大师、“永春纸织画”省级非遗传承人方碧双的话,道出了永春人才的共同心声。为了让人才“留得住、过得好”,永春县聚焦生产生活中的“关键小事”,线上优化“永春人才服务联盟”微信小程序,整合58家优质餐饮、酒店、景区资源,推出“人才专属礼包”;线下开通5项“人才绿色通道”,还精心策划“永春唱游记”、人才疗休养、文化一台戏展演等特色活动16场。这一系列举措,让人才暖心更安心。政策扶持可以更好地为人才创新创业“保驾护航”。近年,永春聚焦文旅人才创业就业过程中的主要堵点,先后出台“香醋产业链人才新八条”“工艺美术人才六条”等专项政策,构建覆盖“引、育、留、用”全周期的政策支持体系,累计兑现参展补助、创作奖励等各类资金219万元,成功孵化文旅创业项目13个,人才创业就业活力持续迸发。为了以“身边榜样”激发人才干事热情,永春县制作推出《永春人才 有点功夫》宣传片,开设“文旅人才风采”宣传专栏,生动展现优秀人才的奋斗故事。积极拓宽人才参政议政渠道,26名文旅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6名进入县人才发展促进会班子,人才的社会认同感与责任感持续提升。高效对接 激励文旅人才展作为“五里古街改造后,现在周末日均客流量突破2000人,带动商户营业额增长40%。”永春县文化特派员指着改造后的古街图纸介绍。为助力乡村振兴,永春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文化特派员制度,遴选22名优秀人才担任文化特派员,“一对一”派驻22个乡镇试点村,深度参与五里古街打造、北溪文苑提升等项目,实现“人才下沉、资源下沉、服务下沉”。产业升级,文旅人才同样是“主力军”。由文化创意人才、非遗研究专家、品牌设计顾问组成的专业团队,以白鹤拳创始人方七娘为原型,打造“功夫永春”特色IP,推出“一盏茶的功夫”“一炷香的功夫”“一‘醋’而就的功夫”系列衍生产品。如今,在永春景区,游客可以亲身体验白鹤拳功夫课程、打卡IP主题研学线路,相关产品带动全县文旅产业营收同比增长35%,推动非遗资源真正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在基层治理一线,文旅人才也能大有作为。桃城镇花石社区文艺骨干小郑主要负责运营社区文化礼堂,定期开展纸织画培训、文艺汇演等活动,极大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我们组织‘功夫永春・文明同行’活动58场,通过文艺活动,广泛宣传文明出行、垃圾分类、孝老爱亲,让文化更好地赋能基层治理。”小郑说道。从“引才”到“育才”,从“留才”到“用才”,永春县以人才为笔,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不断添彩上色。如今,“有一种生活叫永春”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行走在永春的山水间,古村焕发新颜、非遗活态传承、游客笑意盈盈,人才与文旅产业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不断以坚实人才保障书写永春文旅发展新篇章。来源:永春县委人才办【无线泉州】一审:吴丽峰【无线泉州】二审:蒋筱雯【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陈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