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市深化精神创建】“四项机制”破解城乡文明融合密码
    引言概述泉州市全面落实中宣部关于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部署要求,创新构建“协同创建、资源下沉、结对共建、品牌培育”四项机制,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融合、全域提升和高质量发展,通过打造山区“跨镇联建”“一镇一园”和沿海“八好村镇”等特色模式,形成惠安“山线融合”、永春“全域文明”等示范样板,形成具有闽南特色的融合发展模式,为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一、背景情况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面对城镇化率大幅提升带来的乡村人口“总量降、老龄化、空心化”等挑战,面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工作力量和优质资源较少,精神文化供给不足,移风易俗任务较重等问题,泉州立足“世遗之城”的城乡特质,发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优势,创新构建四项机制,破解城乡文明建设“温差”难题,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融合发展新路。二、做法与成效(一)协同创建破壁垒,城乡文明融合增引力。建立“双创建双保障”(城市、村镇双创建,资金、项目双保障)协同机制。实施“三化(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管理,构建“测评-指导-会商-整改”闭环体系。创新城乡一体化创建机制,推动46个全国文明村镇对标城市创建标准。设立专项补助资金池,近三年累计拨付城乡均等化创建资金1.2亿元,建成129个文明实践示范所、站。德化县“1+16”文明实践综合体等8个项目入选省级项目,带动全市文明村镇创建提质增效。 凤城镇清水湾社区实践站携手铂恩清水湾幼儿园开展“多彩秋韵,欢乐晒秋”活动(二)资源下沉活血脉,城乡文明融合添活力。构建资金、文化、数字资源下沉机制。市县两级财政连续三年共投入7860万元实现城乡文明实践阵地全域覆盖。创新“需求清单+资源图谱”匹配模式,年均开展“文润万家”等城乡融合活动320余场。开发“文明实践云平台”,整合7845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推动城乡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发动爱心企业和人士参与“文明积分超市”建设,引导群众捐赠移风易俗节省资金用于公益事业,建立“爱过年·情暖刺桐”帮扶资金筹集渠道,形成“城乡互助、资源再生”良性循环。2025年泉州市“文润万家”进小区集中服务示范活动(三)结对共建聚合力,城乡文明融合添助力。建立“五共”(主体共建、阵地共享、队伍共用、项目共创、活动共办)全域共建网络。推行机关、企业、高校、文明单位与村镇、社区、实践站所结对共建机制,实现全市2715个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共建全覆盖,让遍布城乡的“泉民文明实践圈”常态化运行,更具活力。建立“四有(有协议、有计划、有活动、有总结)”督导机制,将共建成效纳入文明建设绩效指标。结对共建培育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特色项目上百个,如晋江“村BA”篮球联赛吸引超50万人次参与,安溪茶乡文明实践线带动增收1.2亿元。泉州交发集团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与丰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共建(四)品牌培育显特色,城乡文明融合增魅力。实施“三维(文明创建、文化传承、数字赋能)”培育系统。在45个全国文明村镇实施“一村一亮点、一镇一品牌”工程,三年培育省级及以上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品牌72个。创新非遗活化路径,“南音进百村”巡演超400场次,开发13条文明实践精品路线。设立千万元级品牌培育基金,将品牌培育纳入年度绩效,推动上百个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品牌项目迭代升级。推动“蟳埔女习俗”“永春香道”等非遗品牌带动文旅增收超5亿元,德化白瓷文明IP衍生品产值突破1亿元,实现文明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第七届全国文明村泉州市南安珠渊村二、启示与思考启示一:机制创新是破题之钥。破解城乡文明融合难题,需建立“标准统一、资源互通、共建共享”的制度体系,通过创建机制破壁、资源机制活血、共建机制聚力、品牌机制铸魂,实现工作从“单兵突进”向“系统集成”转变。启示二:文化赋能是特色路径。立足“海丝文化”“世遗之城”优势,活化利用22处世遗点、128项非遗资源,创新“世遗+文明建设”模式,使传统文化成为融合发展的精神纽带。启示三:数字治理是增效引擎。建设“文明实践云平台”,实施服务群众“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模式,开发AI软件赋能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以数字化破解资源错配难题,实现服务精准触达,让服务效率倍增。启示四:群众参与是根本动力。创新“积分制+公益基金”激励机制,以礼遇回馈激励引导更多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新局面。泉州以机制创新破题,通过构建同创机制消弭城乡落差、下沉机制促进要素对流、共建机制凝聚发展合力、品牌机制彰显文化特色,探索出一条山海协同、文化浸润的融合发展新路,形成“标准引领、资源互通、文化铸魂、数字赋能”的城乡文明融合新模式,实现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供稿单位:中共泉州市委文明办
    2025-07-15 09:07无线泉州 新闻
  • 彩礼不超过5万元、随礼不超200元......泉州一地试行
    2025年5月,聚焦高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群众身边突出的陈规陋习问题,安溪县委宣传部(文明办)牵头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妇联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安溪县婚丧喜庆事宜移风易俗倡导性标准(试行)》。主要内容是通过群众自治方式,实行向红白理事会报告制度,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和喜事、神事不办或少办等操办原则,规定婚丧礼俗仪式、彩礼、宴请、随礼的一般性标准等等;让全县各乡镇各村(社区)推动移风易俗有规可依,倡导推行,着力除陋习、去陈规,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安溪县婚丧喜庆事宜移风易俗倡导性标准(试行)》主要内容如下:一倡导实行红白事报告和劝导、监督制度各村(社区)健全红白理事会,引导推动宗族长辈、退休干部、操办红白事人员等加入,坚持党员干部带头,按照《村规民约》等相关规定,主动协助村(社区)居民办理婚事、丧事有关事宜,进行移风易俗宣传劝导;村(社区)两委加强指导监督,推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全县各乡镇的所有村(社区)倡导实行红白事报告制度。凡村民和社区居民办理婚事、丧事及时向该村(社区)红白理事会报告,主动接受红白理事会监督指导;婚事在事前7日内、丧事在人员死亡24小时之内到所在村(社区)的红白理事会进行报备(填写表格,附件1和附件2);报备时需说明办理时长、操办规模、宴请范围等。二操办原则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不办或俭办,一事不多地或化整为零、分散操办宴席。三婚庆标准(一)结婚宴席操办时间不超过2天,单方婚宴人数不超过150人(15桌);婚嫁双方合办婚宴的,宴请人数不超过250人(25桌)。(二)城镇宴席每桌菜金不超过1500元,乡村宴席每桌菜金不超过1000元,每桌菜品不超过12道,倡导使用普通烟酒。(三)提倡婚恋自由,严禁买卖、包办婚姻。彩礼不超过5万元,提倡低彩礼或零彩礼,鼓励党员干部带头“零彩礼”嫁娶。(四)除亲属外,其他人员“随礼”不超过200元;提倡不送礼、不收礼。(五)婚车不租借豪华车辆,婚礼车队规模不超过5辆,鼓乐队伍不超过6人。(六)不搞豪华婚庆活动,不大搞婚庆装饰布置,不聘请文艺歌舞表演,不大规模燃放烟花爆竹。(七)弘扬优秀传统婚俗文化,坚决抵制低俗婚闹,恶搞陋习。(八)提倡举办公益婚礼、集体婚礼、爱心婚礼、旅游婚礼等新型婚礼。四丧事标准(一)治丧时间一般控制在3天之内,最迟不超过5天(非正常死亡除外)。(二)治丧期间不办宴席,提倡便餐从简。(三)除亲属外,其他人员“随礼”不超过200 元。(四)城区集中治丧区域内的城乡居民(含外来人员)不得在城区占用广场、公园、道路、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搭建灵堂、摆放花圈花篮、做道场、唱班等治丧活动。(五)城区集中治丧区以外的其他区域,有集中治丧点的乡镇治丧活动应当在集中治丧点进行;无集中治丧点的,治丧活动不得占用道路、街道等公共场所停尸治丧,不得影响他人正常生活,不得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六)送殡车辆不超过5辆,不得影响交通通行。(七)简化治丧仪式,提倡播放哀乐、鞠躬、默哀、佩戴黑纱等丧葬礼仪,送殡演艺乐队不超过2队,不搞封建迷信,不沿路抛撒冥币纸钱,不进行低俗文艺表演,禁止播放和吹奏超分贝哀乐扰民。(八)推行火葬,提倡花葬、树葬、草葬,不建豪华墓、活人墓,提倡鲜花祭扫、网络祭扫、植树纪念等文明祭奠方式。五其他事宜(一)倡导神佛事少办,一切神佛事活动程序从简,不搞封建迷信。(二)坚决抵制人情礼金名目繁多、数额过高、敛财举办“无事酒”等行为,减轻“人情负担”;除婚丧事宜外,提倡乔迁、订婚、再婚、满月、生日、入伍、升学、乔迁、谢师、祝寿、立碑、开业等事宜不办宴、不收礼。(三)倡导有喜事捐资做公益,支持家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教育等公益事业。(四)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严格按照《泉州市关于规范党员和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试行)》(泉委办发〔2018〕9号)执行,村(社区)干部参照执行。 (五)党员、国家公职人员、村(社区)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带头移风易俗,带头抵制婚丧喜庆礼俗陈规陋习,带动亲朋好友、身边群众维护公序良俗,主动接受广大群众监督。来源:文明安溪
    2025-07-15 06:05无线泉州 新闻
  • 极为罕见!泉州出现龙卷风!
    7月14日下午惠安往辋川方向出现一股龙卷风14日晚记者从泉州市气象台了解到当日下午气象雷达确实监测到龙卷风的信号气象专家表示泉州出现龙卷风气象,历史罕见记者从市民拍摄的一段视频看到,一个农地视角远处的空中,乌云下有一股龙卷风呼啸旋转着,风眼边有类似塑料袋的东西伴随风暴在空中飞舞。市民拍摄的视频截图14日晚,记者向泉州市气象台求证,当日下午3点50分左右,确实从气象雷达检测到了中气旋形成的信号。“从雷达图上判断,大概是在惠安大屿岛方向。”泉州市气象台裴昌春副台长告诉记者,从雷达观测的情况看,以及周边自动站风力来看,此次出现的龙卷风强度等级不强,有关强度认定还得进一步调查。记者了解到,泉州德化曾于1970年7月记录观测到龙卷风。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新闻
    2025-07-15 06:05无线泉州 新闻
  • 2025-2026“广电杯”全市青少年篮球赛即将开赛 参赛队伍紧锣密鼓备战
    2025-2026“广电杯”全市青少年篮球赛即将拉开帷幕,报名参赛的队伍正在紧锣密鼓备战中。【↓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台记者:李前瑞 林世弘【无线泉州】一审:黄雨轩(实习生)【无线泉州】二审:黄美清【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陈雄标
    2025-07-14 20:30无线泉州 新闻
  • 泉州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站网约车停车场试运营状态良好
    6月15日,泉州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站网约车停车场开始试运营,听单区和上客区分开使用。一个月过去了,现场的状况如何呢?【↓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台记者:詹启福 卓立人【无线泉州】一审:黄雨轩(实习生)【无线泉州】二审:黄美清【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陈雄标
    2025-07-14 20:27无线泉州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