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 台湾光复纪念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24日根据宪法作出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并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这一庄严决定,集中反映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集体意志,是捍卫台湾光复、回归祖国这一重要史实和民族荣光的有力举措。我们将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携手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同心开创民族复兴光明前景。 【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台记者:陈晓凤【无线泉州】一审:黄艺华【无线泉州】二审:林春婷【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郑云涛
    2025-10-25 12:37无线泉州 新闻
  • 盛会“妆”城迎宾朋 英才逐梦聚刺桐——泉州积极营造博创赛城市立体化氛围
    “博创引领四十载 智汇赋能向未来”“智汇泉州 博创未来”“当好东道主 喜迎博创赛”……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博创赛”)总决赛将于本周日正式启幕。近段时间,位于泉州中心城区和晋江,一批主题鲜明的赛事横幅标语随处可见,赛事热度氛围拉满。记者近日从博创赛执委会办公室获悉,为提升社会公众对博创赛的知晓度与参与感,从总决赛开幕倒计时30天开始,泉州晋江工作专班正式启动泉州中心城区和晋江的城市宣传与氛围营造工作。目前,各项城市环境布置与媒体投放工作已基本完成。通过系统化、多维度的宣传布局,构建覆盖城市公共空间的全方位视觉传播体系,为博创赛的顺利举办预热造势、拉满氛围。重要干道上,在泉州中心城区8个主要天桥、隧道口完成悬挂;在高速出入口、高架立交、晋江会展中心等重要区域布置了16个大型高炮广告牌,向社会清晰传递博创赛的相关信息;在泉州迎宾馆上山道路、通港路、法坊路、丰海路、海星街等10余条大赛通勤主要干道安装285根灯杆旗。公共交通上,精选泉州中心城区7条公交线路,在公交车车身以及位于购物中心、旅游景点和交通枢纽等客流量大的20个公交候车亭,发布系列赛事宣传海报和主题标语;在晋江世纪大道、泉安路、双龙路等重要路段32个公交站点投放宣传版面,形成高强度、多频次的视觉宣传体系。重要点位上,聚焦中心城区、核心商圈、旅游景点、网红打卡点等人流密集区域,在泉州市政府办公区及周边、“四朵金花”、泉州西街、晋江世纪大道等点位设置了9个巨幅城市背板宣传海报;启动“万屏联动”宣传机制,在泉州中心城区10余个户外大型Led电子屏,分时段、高频次滚动播放大赛官方宣传片、大赛主题曲、赛事形象大使推介、专家及博士后代表和企业代表等为大赛录制的打Call视频。交通枢纽上,在厦门高崎机场T3/T4、泉州晋江机场、泉州动车站、晋江动车站、高铁泉州东站、高铁泉州南站等7个接送机(站)点醒目位置广布宣传载体。同时,将在这7个点位设置来宾集合点、乘车指引等。通过多维度、广覆盖的宣传布局,实现交通枢纽全覆盖。入驻酒店上,在嘉宾及参赛团队入驻的44家酒店进行系统化的氛围布置,精准服务参赛来宾,营造宾至如归的氛围。在酒店公共区域的电子屏循环播放大赛宣传片、主题曲、主视觉海报等,在酒店周围悬挂赛事灯杆旗、设置道旗、张贴主题海报等,确保大赛视觉元素与服务动线深度融合,实现“入住即融入”。城市夜景上,泉州于9月底进行总决赛开幕倒计时30天主题灯光秀,点亮泉州中心市区和晋江两岸夜景工程。通过前沿的光影技术,将大赛Logo、主题标语与醒目的倒计时文字动态呈现于城市天际线。总决赛期间还将连续5天继续推出“博创赛灯光秀”主题活动。来源:泉州通客户端【无线泉州】一审:黄艺华【无线泉州】二审:林春婷【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郑云涛
    2025-10-25 11:41无线泉州 新闻
  • 全国博创赛,缘何花落泉州?——写在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开幕前
    10月26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全国博创赛”)总决赛将在泉州晋江国际会展中心启幕。这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40周年之际举办的一场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赛事,以“博创引领四十载 智汇赋能向未来”为主题,吸引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14个独立组队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共46支代表队参赛。参赛项目8006个,参赛人数达3.6万人,入围总决赛项目1743个,参赛的博士、博士后2950名,参赛项目数和人数均超过第一届、第二届。这场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全国博士后赛事,为何花落泉州?这座城市,到底有怎样的底气?□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吴宗宝 通讯员 苏艺冰“博创赛灯光秀”主题活动通过前沿的光影技术,点亮泉州中心市区和晋江两岸夜景,持续为大赛造势。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吴宗宝 摄)底气一产业“家底”千亿集群与创新赛道的精准契合泉州厚实的产业“家底”,就是大赛落地泉州最大的底气。作为“晋江经验”发源地,以及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全省民营经济和传统制造业重要基地,泉州孕育了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纸业印刷、电子信息等九大千亿产业集群,其中纺织服装产业年产值突破7000亿元。然而,泉州从未止步于“规模优势”。近年来,泉州持续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而博士后群体正是破解转型难题的关键力量。从“制造大市”到“智造强市”的“刚需”,与大赛赛道形成了天然的“榫卯结构”。从本届大赛设置的7大赛道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与机器人、新材料与石油化工、现代农业与食品等重点领域,恰好精准对接泉州的产业升级方向。以高端装备制造赛道为例,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博士后团队早已给出答案——由杨建红博士后团队主导研发的高端干式机制砂生产装备,突破了“立轴冲击破碎+空气筛分”核心技术,解决了传统机制砂粒形差、石粉含量高的难题,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替代进口设备节省成本30%,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博士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颠覆性思维!”南方路机研究院综合办公室主任董静萍告诉记者,“他们教会我们用‘用户数据’而非‘经验’定义产品。”如南方路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种扎根实体经济的创新需求,正是博士后创新创业的最佳“试验场”。数据显示,泉州30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6家省级创新实践基地已实现8大重点产业全覆盖,形成了“企业出题、博士解题、市场验题”的良性生态。民营经济占比超八成,在万亿经济城市中独占鳌头的泉州,民企主体已然成为博士后成果转化的“超级孵化器”。“这个项目聚焦篮球和户外两大使用场景,将人工智能算法、机器人技术、柔性材料设计、人体生物力学等技术有机结合,有望为市场提供消费级外骨骼鞋装备。”在安踏集团的博士后工作站里,运动生物力学博士李昂带着“金刚狼人工外骨骼项目”备战大赛。他选择泉州的理由很直接:“这里的研发紧贴市场,实验室里的成果能最快变成货架上的产品,期待在这次大赛中接受行业检验!” 安踏实验室内,研发人员正在对样品进行测试实验。(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林劲峰 摄)这样的转化效率在泉州并非个例。盼盼食品依托晋江高科技园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的曾少甫博士后团队,成功突破天然防腐剂微胶囊化关键技术,在较短时间内就实现产业化应用,使烘焙防腐效率提升2倍以上;针对厨卫产品表面处理的“卡脖子”问题,九牧集团刘小龙博士团队研发的新型耐指纹金属黑铬仿生复合材料,不仅解决了行业痛点,更推动企业主导制定了全球首个卫浴行业国际标准ISO23100:2024;石狮园博士后工作站的蔡涛团队累计调研服务服装产业链企业200多家,其中与森宝纺织合作开发的“亲肤性功能面料评价技术”,已被特步等知名品牌广泛应用,带动产值超2亿元……泉州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高效转化能力,就是大赛所倡导的“产学研融合”理念的生动实践。底气二人才“磁场”政策体系与服务温度的双重引力“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是大赛落地泉州最强的“磁场”。泉州,古有“市井十洲人”的开放盛景,如今更是用心用情打造最优人才生态,以人才“港湾计划”为统领,系统构建“1+5+N”人才政策体系,开展人才人口“双增”行动,集聚各类人才,持续擦亮打响“海丝泉州·人才港湾”品牌,以真情实意引育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让人才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建站补助100万元、在站生活补助10万元、出站留泉补助30万元”,这组下足“血本”的政策,见证了泉州招引博士后人才的良苦用心。从1999年晋江设立全国首个县域博士后工作站开始,泉州已构建起覆盖“建站补助+培养激励+成果奖励”全周期的资金支持体系,不断改善博士后的成长环境,形成了博士后人才来泉就业创业的服务闭环。就在今年5月,为充分发挥大赛引才聚才效应,吸引优秀博士后人才和优质项目落地,泉州市专门出台了《关于促进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人才项目落地的若干措施》,集成个人奖励(最高100万元)、进站补助、项目梯度扶持等全链条政策包,开辟“免申即认”通道及提供住房、子女就学“一揽子”服务保障等,以“真金白银+暖心服务”为人才和项目落地泉州提供支持。 今年7月,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走进博士后站点”主题采访活动在泉州举行。(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林劲峰 摄)作为大赛总决赛承办地,晋江还“加码”出台《晋江市关于推动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引”的若干措施》,从提供大赛落地项目梯度奖励和免租创业空间、支持创新型企业培育、强化多元金融赋能等9个方面,“真金白银”吸引优秀博士(后)人才项目落地。其中,对大赛总决赛金、银、铜、优胜奖项目以及其他入围总决赛项目在晋江落地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20万元、5万元补助。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钟迦对博士后工作站的价值深有体会:“以前和高校合作,博士生毕业就项目中断,工作站建立后实现了长周期研发,人才留存率显著提升。”这背后,离不开泉州精心打造的“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泉州市博士后工作经办人侯碰旭介绍:“一方面,给钱给政策一点不含糊,建博士后工作站有钱补、博士后人才在泉工作有钱发、参赛落地项目也有钱奖,从顶层政策到具体补贴都想得特别周到;另一方面,服务也跟得上,人才担心的住房、孩子上学问题都帮着搞定,办事还能走便捷通道,就连企业和博士后搞研发也帮着牵线搭台,就是让博士后人才在泉州安居乐业。”“泉州以实事求是的姿态,全方位支持博士后人才扎根发展,特别是要让博士后拎包入住、潜心创业,把精力都放在科研上!”侯碰旭介绍,政策扶持上,建站有补贴、在泉有资助、落地有奖励,多层次资金保障精准到位;服务配套上,着力解决住房、子女教育等关键需求,畅通办事通道,并主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研发落地。通过“给力政策+走心服务”,泉州让博士后人才“来了就能扎根,创业更有信心”。底气三开放“窗口”海外侨胞与海丝基因的独特优势泉籍侨胞,始终是泉州发展最可靠、最重要的力量。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马可·波罗笔下的“东方第一大港”,泉籍侨胞约1000万人,遍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1/6、全省1/2,位居全国25个设区市重点侨乡首位。近代以来,怀着“下南洋,探大钱”愿景远渡重洋的华侨们,将在外打拼积攒的钱财以“侨批”等形式寄回故乡;抗战年代,海外侨胞或回国参加革命,或发起“南侨总会”等组织抗日救亡。新中国成立以来,泉州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华侨大学、第一个外资开发区——安平开发区和第一座国际机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都是侨胞建设家乡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企业1.3万多家,其中侨商和港澳同胞投资兴办的企业约占80%。这样的优势,体现在本届大赛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的报名参与“热度”上。此次大赛充分发挥福建省融合两岸、通达世界的区域优势,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吸引6449名海外青年人才报名1361个参赛项目,参赛人员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五大洲,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39个。对海外青年人才吸引力不断提升,成为本届大赛的最大亮点之一。如今,泉州这座“世遗之城”正以海纳百川、开放创新的姿态,诚邀来自全球的英才共赴一场“盛会”。 清源创新实验室博士后在实验室操作台前工作(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林劲峰 摄)底气四创新“生态”敢为人先与办赛经验的“长期积淀”“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泉州晋江不断积蓄“敢拼、爱拼、善拼”的精神力量。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紧抓政策机遇,勇立潮头,打造多个全国县域第一,开创一系列改革先河,闯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全面发展之路。1999年12月,泉州晋江设立的全国首家县域经济体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就是“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真实写照。这个诞生于世纪之交的区域性博士后工作总站,帮助当地民营企业破解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规模小、经济效益低、高端人才匮乏等瓶颈,成为民营经济腾飞的科技孵化器。26年来,泉州博士后平台数量稳步增长,目前国家级工作站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据统计,目前泉州已累计建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0家、省级创新实践基地27家,累计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320名,总量位居全省前列,覆盖信息技术、纺织鞋服、机械设备、新材料、建材家居、智能制造、石油化工、工艺制品等八大重点产业,取得发明专利291项,实现成果转化经济效益超10亿元。这种长期积淀形成的“创新生态”,为大赛提供了坚实基础。而承办这样高规格的创新创业大赛,对泉州而言,并非“从零开始”,而是量的积累、质的飞跃!近年来,泉州已成功举办福建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同心杯”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泉州杯”北京大学1898创新大赛等一系列重要赛事,形成了成熟的赛事机制和丰富的办赛经验。去年12月在泉州晋江成功举办的福建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就是最接近本届赛事的成功“演练”。再回首,精彩历历在目——在那场规格最高、项目最多、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全省职业技能赛事上,赛场之内,包括泉州代表队在内的1997名技能高手同台竞技,彰显了技能之美、工匠精神;赛场之外,泉州绝技惊艳亮相,展现了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技艺传承。为迎接本届大赛总决赛,泉州、晋江两级更是以高标准、严要求、争一流的全力冲刺状态,坚持“以赛兴城、以赛促产、以赛聚才”理念,精心筹备、周密组织,举全市之力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在人社部与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泉州紧扣“办出特色、办出成效”要求,奏响了“以赛为媒,聚才兴业”的强音。从专班统筹到赛时指挥部高效运转,从37个部门协同到媒体国企联动,整座城市以“一盘棋”的格局,将大赛筹备化作一场关于创新、机遇与未来的精密实践。细节处见真章。住宿上,44家酒店距赛事场馆车程均在40分钟以内,并安排后勤、安保、医疗等服务;餐饮上,推行“一餐一码”分时定制用餐,设立会场固定就餐区与“美食市集”,同步保障特殊饮食需求;出行上,采用“专车+包干+穿梭”运输模式保障运力,投入大巴车、中巴车、专车等各类车辆430辆,确保出行通畅;接待上,针对不同嘉宾以“一人一策”“一对一陪同团”“1+1+N”等模式精准施策,招募和培训志愿者622人,确保场馆、酒店、场站等点位各项服务衔接顺畅,让每位嘉宾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诚意;安保上,配备了治安交通警察、消防人员、保安人员等2000多人,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时段防控力度,确保“万无一失,绝对安全”;综合保障上,医疗、通信、气象、水电气的全方位护航……大到举全城之力,小到“一对一”服务,只为见证一场人才创新“烟火”在晋江之畔璀璨绽放。求贤若渴、惜才如金的泉州,早已把目标定在了超越“办好一场大赛”的范畴:以大赛为纽带,诚邀广大博士后人才在泉州这个人才的“梦想港湾、事业港湾、生活港湾”实现自身价值,让更多创新项目成果在这座爱拼敢赢的城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就是大赛落地泉州最深层的答案!来源:泉州通客户端【无线泉州】一审:黄艺华【无线泉州】二审:林春婷【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郑云涛
    2025-10-25 11:35无线泉州 新闻
  • 鲤城:“以商养厕” 添新服务 公厕旁自助租童车暖人心
    鲤城区在 “以商养厕”模式上再出新招 —— 在古城多座公厕旁投放自助租童车设备,既解决市民游客带娃出行的 “推车难题”,又以租赁收益反哺公厕运维,让“以商养厕”场景更加丰富多元。【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鲤城区融媒体中心:颜沐 魏冰冰【无线泉州】一审:黄艺华【无线泉州】二审:林春婷【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郑云涛
    2025-10-25 09:13无线泉州 新闻
  • 第五届鲤台音乐会——“偶遇刺桐城”霹雳音乐会举行
    日前,第五届鲤台音乐会——“偶遇刺桐城”霹雳音乐会在泉州市影剧院精彩上演。【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鲤城区融媒体中心:颜沐 谢珊婷【无线泉州】一审:黄艺华【无线泉州】二审:林春婷【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郑云涛
    2025-10-25 09:13无线泉州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