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让世界触屏可及
     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让地理尺度的距离逐渐消弭,使国际传播的速率进入“秒级响应、全球覆盖”。作为古代海丝起点的泉州,向来不缺成为国际“信息中转站、传播站”的经验。宋元时期,泉州以“东方第一大港”的世界枢纽地位,成为商贸信息、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与窗口,巴黎、伦敦、威尼斯等城市往往谈论着泉州的丝绸、茶叶与瓷器。数字时代下,来自泉州的信息频频成为全球社交网络的热点,簪花围、非遗技艺、世遗风采等成为通行于网络世界的“信息硬通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互联网是讲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主阵地,数字化是拓展国际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率和增强话语权新的战略机遇。再次站在走向世界的新起点,泉州接过做好国际传播的新使命,以国际视角解码文化、以网络思维重构叙事、以数字技术破圈传播,向世界传播泉州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借数字之“网” 被世界“看见”从带着历史余韵的“故纸堆”到涌动数字潮流的“新平台”,泉州始终是国外关注的焦点之一。“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马可·波罗游记》笔下描绘的光明之城,吸引了万国客商云集于泉州,实现文化、商贸的世界级交流。而今,在众多国外知名博主的社交网络上,泉州被赞誉为“这是我们最喜欢的中国城市之一”,其承载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与城市生态,令国际友人“云端向往”。“西班牙幸福夫妇”Warner和Ale在YouTube分享泉州之旅“西班牙幸福夫妇”Warner和Ale,在游历大半个中国后,毫不掩饰对泉州的喜爱,自发在YouTube分享泉州之旅的视频:洛阳桥承载的古代匠人智慧、德化“中国白”在现代的创新演绎、闽南古厝“出砖入石”的独特建筑符号以及烟火气息十足的古街小巷……以此为窗口,泉州的多元文化魅力令外国网友神往不已,纷纷留言“喜欢这种有生活气息的古老城市,已将泉州列入旅行清单”。受制于现实地理距离的存在,要让国外网友对一座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城市产生兴趣,需要找准信息的传播“爆点”。泉州,就很善于运用互联网的数字传播逻辑,将自身的文化底蕴转化为网络热点。今年5月,由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新闻与传播学院与中国日报网联合发布的《2024-2025年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十大案例》中,泉州的《“簪花围”带火蟳埔村 文旅融合开创讲好中国故事新范式》就入选为先进典型案例。“近年来,‘蟳埔女簪花围’短视频的平台播放量达到了150亿次。”主办方在案例简介中,精准地指出泉州文化“出圈”的关键。如今,泉州街头不时可见头戴“簪花围”的国际游客,更是“数字传播到现实引流”效果的具现化。英国博主体验簪花 (陈小阳 摄)一城长红,蜚声寰宇。随着泉州城市形象的持续出圈、文旅经济的蓬勃发展,泉州的各类信息也被自发传播。除了国外博主、网友积极推介泉州外,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中国驻外大使馆等官方海外社交平台账号也主动转发泉州相关内容,为泉州“点赞、代言”。6月,《外籍人员在泉服务手册》发布仪式暨世遗泉州入境游便利化体验活动,得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转发;更早的2月,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转发“六国总领事参观晋江经验馆”“六国总领事共同出席2025泉·澎‘乞龟’祈福民俗文化活动”等相关视频,罕见地在海外社交平台为泉州“三连赞”。以数字之“网”,跨越地理鸿沟,泉州正加速被世界所“看见”。于信息之“海” 传泉州“声音”数字时代的一大特征,在于其庞大交汇的信息流。放大到全球尺度,更是云集各国各地的海量信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考验着泉州的智慧与创新。第十二届全球视频媒体论坛在泉州举行(陈晓东 摄)泉州,抓住了数字传播的关键所在——内容与讲述者。传统模式下的国际传播,主要依托纸媒、电视台、网站等渠道,内容多为对城市的介绍、成果的展示。这一模式,在当下不免有生硬之感,难以有效触及受众。近年来,泉州主动推动传播主体与内容的变革,即让国际友人成为见证者、讲述者,以其真实、生动的所感所闻,向其家乡乃至更广的传播尺度中讲述泉州的故事。一言以蔽之,国际讲述者最懂所在国别的传播逻辑、内容偏好、叙事风格,真实地展现所见所闻,从而实现最好的传播效果。在活动分会场市区西街游客服务中心,外籍友人展示服务手册。(王柏峰 摄)7月21日,前来参加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的各国网络内容创作者们,深入泉州各地进行实地采风,聚焦数字经济脉搏、传统文化精髓、城市人文底蕴等方向,用视频、图文等形式在国际社交网络讲述“泉州数字新声”。如越南博主阮氏清清以其走进361°5G智能制造基地的亲身体验,向其粉丝解说泉州一件服装所蕴藏的“黑科技”;马来西亚博主郭懳恩用“这样的形式更能让年轻人喜欢和传承,从国际传播的角度来说也非常有吸引力”,点评融合情景剧《侨批往事》的创新叙事与文化内核。采风团走进晋江梧林传统村落,在明德堂观看了融合情景剧《侨批往事》。这种“由国外视角讲述泉州故事”的做法,已成常态。去年12月,参加第十二届全球视频媒体论坛及相关调研活动的国际媒体代表,从古城小巷感知城市活力、从历史遗存品读人文底蕴、从企业车间见证新质生产后,自发成为泉州的“推介官”“传播者”,激活全媒体传播渠道、平台优势,将泉州的“千面体验”在世界维度进行深度传播。彼时,几内亚观点网报社主编、记者西雷·巴尔德动情地表示,“我相信这座被马可·波罗描述为‘光明之城’的城市,有很多要说要写的东西……作为媒体人,我们的责任就是把在泉州所见所闻,带回去讲给其他人,让文化交流继续涌动。”“2024全球视频媒体论坛” 多个关键词位居谷歌搜索首位从实际传播成效看,这一做法带来的国际传播力令人惊叹。论坛期间,CGTN新媒体部第一时间上线“全球视频媒体论坛”专题页后,立即被“谷歌搜索”及“谷歌新闻”平台收录。对核心关键字“2024全球视频媒体论坛”进行搜索后,该专题页居谷歌“全部搜索内容”结果列表第一位,“网页结果”推荐第一位,专题页核心报道居“焦点新闻”推荐第一位,“谷歌新闻推荐列表”第一位,在“谷歌新闻”平台进行搜索,也登上新闻推荐列表第一位。以数字之“变” 寻传播“新径”数字之变,投射到国际传播领域,具象为以数字技术重塑传播介质、重构传播规则、重建文化解码体系,实现对国际传播模式的创新颠覆。有学者认为,数字赋能下的国际传播新模式,可突破传统单向传播的局限性,形成技术标准驱动、用户共创参与、虚实空间融合的立体传播格局。最直观的表现在于数字技术的覆盖,让更多国家被纳入全球传播网络中,一座城市的声音能被更广泛的受众所听到。因此,如何拓宽国际话语的覆盖范围、内容塑造,成为做强传播的关键。这也是泉州当前着力布局和思考的方向。拓展国际传播圈层——泉州正加快国际数字传播网络的拓圈建设,让来自泉州的声音响彻全球。泉州于去年9月举办“通远一号”泉州国际传播季启动仪式,宣布设立奖金达百万级的“通远奖”,聚焦优秀国际传播项目、优秀新闻传播作品两大类别,面向全球征集宣传泉州城市品牌的经典案例和体现泉州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社会热点或发展成就、经验启示的新闻作品,让世界更加了解泉州、推介泉州、喜爱泉州。从X、Facebook、YouTube、Ins等海外社交平台来看,泉州城市品牌、文化文旅、美食国潮等能见度、互动量正在不断攀升。一批海外博主荣获“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国际旅游推荐官称号(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摄)增强海外传播力量——泉州深知,仅靠一城的声量,难以在国际传播维度上持续传递泉州的内容、声音。特别是数字时代的传播规律呈现出高互动性、高内容性的特点,更需要一批熟悉海外受众喜好、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且扎根海外的传播力量。这两年,一批在泉留学生成为“海丝泉州城市推荐官”,为泉州开展国际传播注入新生力量。此外,在推介城市文旅方面,泉州针对数字时代的传播特点,探索邀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行博主担任“海丝泉州”国际旅游推荐官,以国际语境、网络逻辑开展精准营销。下月举办的“知行泉州 读懂中国”2025年国际学子海丝游学季,将向全球高校征集20名优秀学子,在深度体验泉州的同时,向外推介泉州的城市魅力。征集要求中就明确提出,参与者需在Facebook、X、Ins、YouTube、TikTok或抖音、小红书、B站、微博等境内外主流平台拥有活跃账号及一定粉丝基础,并具备敏锐的新媒体热点捕捉力。构筑数字传播场景——在技术层面,数字技术带来的变革正孕育出新的传播场景、互动方式。如AI技术的赋能下,可实现双语自动翻译、AI新闻解说等,实现更快速、更丰富的内容传递与更直接的互动交流。近期对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的预热环节,泉州就以AI技术再现了“海丝”盛景,以贴近互联网受众偏好的宣传方式,推介泉州蕴藏的海丝文化与商贸盛景。如今,AI技术已在泉州逐步应用于文旅宣传、新闻播报等场景,并取得良好的成效与反响。相信随着泉州对数字技术运用的深化,国际传播将乘上“数字之翼”,以更现代、鲜活的方式,架构与世界对话的新桥梁。“AI游泉州古城”智慧旅游小程序已全面升级完成,开启免费服务模式。数字之变,重塑万物;远航世界,再铸荣光。当泉州又一次站在航向世界的数字“码头”,历史上的“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古港盛景与当下“向海而行、向海而兴”的城市姿态,实现跨时空的融合。我们有理由相信,兼具海丝精神、创新基因与国际视野的泉州,将把人文内核、世遗底蕴、产业活力、创新势能等浓缩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城市故事”,成为数字时代的“硬通货”,在这条数字丝路上再现“梯航万国”的传播与交流盛况。来源:泉州发布
    2025-07-23 08:53无线泉州 新闻
  • 当世遗之城遇见数字蓝海
    在第47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上,“科技赋能遗产保护”的理念成为大会焦点。这一趋势在泉州展现得尤为生动——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里,一艘宋代古船的数字孪生影像缓缓转动,水密隔舱的精妙结构与商贸古港的喧嚣声交织呈现,勾勒出一幅文化遗产走向数智化的生动图景。 泉州出水古船的AR复原,足以说明数字技术正以虚拟性、开放性、可视性等特质,为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新活力。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鲜明海上贸易和文化交融特征的22处世界遗产点位,在这座千年古城里星罗棋布、熠熠生辉。四年之后,2025年7月24日,泉州即将迎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的启幕。论坛将举办开幕式、主论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展演、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交流会等系列配套活动。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表示,选择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举办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既是对历史文脉的致敬,更是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向世界发出“以数字文明续写海丝发展新篇章”的盛情邀约。“近年来,泉州以数字技术重绘海丝画卷,探索‘遗产保护、数字转化、产业赋能’的创新路径,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浪潮中焕发勃勃生机。”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林霜说。如何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构建起数字合作的纽带,正是世界互联网大会重点发力的方向之一,历年评选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涌现出了诸多成果。为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国际分享与交流,2025年7月初,世界互联网大会面向全球征集文化遗产数字化优秀案例,旨在以互联网为载体促进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份“数智海丝”的盛情邀约,已向世界各地发出。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期待大家齐聚世遗之城泉州,携手开辟数字蓝海的合作新路。来源:泉州发布、光明网
    2025-07-22 23:52无线泉州 新闻
  • 德化:葡萄满园香 采摘正当时
    又到了一年葡萄成熟的季节,德化浔中镇蒲坂村的葡萄园也迎来了采摘季,吸引不少游客前去采摘。【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德化台:周英杰 陈媛婷【无线泉州】一审:苏含雪【无线泉州】二审:黄美清【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陈雄标
    2025-07-22 22:01无线泉州 新闻
  • 充电宝门槛提高 3C认证成关键
    6月28日起,民航局新规也明确禁止旅客携带无3C认证标识、标识不清晰以及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新规与拟制定的新国标共同为充电宝安全“加码”,这也引发了市民广泛关注,来看记者调查。 【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石狮台:高佩君 黄昌平 梁薇【无线泉州】一审:苏含雪【无线泉州】二审:黄美清【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陈雄标
    2025-07-22 21:56无线泉州 新闻
  • 泉州动车站枢纽站智慧升级 出行更便捷
    眼下,正是暑期出行高峰,泉州动车站的旅客络绎不绝。为方便旅客出行,近日,泉州动车站综合交通枢纽站完成多项智慧化升级,为旅客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出行服务。【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台记者:詹启福 黄武钢【无线泉州】一审:苏含雪【无线泉州】二审:黄美清【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陈雄标
    2025-07-22 21:40无线泉州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