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工作理念,惠安农信联社立足县域金融主力军定位,创新构建“党建+金融+产业链+专业服务+农信骑手”五维联动服务模式,以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城乡产业沃土,以党建红引领金融服务蓝,在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今年来,惠安农信联社已对区域“3212”工程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及小微企业授信金额超2100户、资金达39.8亿元,通过“金服云”平台放款48.25亿元,累计发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6370万元,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农信担当。一、党建引领筑根基,构建多维服务体系。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优势。通过构建“党委+产业链党支部+金融助理”三级组织体系,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五维联动模式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一是组织下沉,筑牢战斗堡垒。联社党委主动对接当地乡镇、工信、招商、供销等13个单位,以及青商会、粮果蔬产业协会、石雕石材协会、校服协会等9个商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综合授信超80亿元。创新在石雕、校服、鞋材等重点产业集群中建立“党建+行业”联合党支部,选拔180名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组建“农信骑手”服务队,佩戴“黄头盔红马甲”农信标识,深入园区、企业、商户开展“保姆式”服务,实现党建服务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二是制度创新,规范服务标准。建立“1+N”四维服务标准(1个党建引领核心+N项金融产品服务),优化农信骑手服务规范、配备产业链金融服务指引等,明确服务流程、时限和质量要求,实施“农信骑手”线上派单制,第一时间对接客户线上发布的金融需求,后台网格化推送至骑手设备终端,规定T+0给予客户答复,打造“云端派单,随叫随到”的服务机制,实现客户需求提交、分配、处理、反馈、评价全流程跟踪管理。如2025年初,石雕企业主王先生跨国订单急需资金采购智能设备,农信骑手在走访中了解情况后,3天内就为其办理500万元“链易贷”,确保企业顺利交付订单并成功打入中东市场。三是文化赋能,传承惠女精神。将新时代惠女精神的“勤劳坚韧、智慧善良”的主题融入服务理念,打造“惠女金融服务队”,在各网点设立“惠女服务窗口”,为城乡居民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组织党员骨干深入产业链企业,宣讲惠女创业故事,激发企业发展信心。如新时代惠女、农信骑手小陈所说:“我们把惠女最真挚朴实的品质传递给每一个客户,因为我们坚信,勤劳的女人是这世间最美丽的风景线,勤劳的企业一定能在金融助力下发展壮大”。二、产业链金融破难题,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紧扣新型城镇化“产业兴城、产城融合”发展要求,针对县域特色产业特点,创新推出“链易贷+N”产品矩阵,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一是以传统产业升级,促石雕产业“智能蝶变”。惠安石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县域传统支柱产业,但长期面临“手工雕刻效率低、融资难无抵押”的发展困境。联社针对这一问题,推出“石雕产业专项贷”,目前累计已为231户石雕企业投放贷款4.12亿元。创新采用“数控设备抵押+应收账款质押”的担保方式,帮助企业购置智能雕刻设备,实现从“人工雕琢”到 “智能生产”的转变。如惠安某石制品有限公司在200万元“小微贷”支持下,引入激光切割技术,产品精度提升30%,生产效率提高50%,成功承接东南亚大型景观雕塑订单。二是以特色产业集聚,促校服产业“全国版图”。螺阳镇是“中国校服服饰产业基地”,校服产销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但当地企业多为小微企业,存在“大产业、小企业”的发展瓶颈。联社创新打造全省首家“党建+金融+门口校服”主题银行,与校服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中国校服基地产业园项目授信6亿元,发放“校服贷”超1.2亿元,支持14家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如某校服企业在300万元“链易贷”和427万元“厂房易贷”支持下,购置自动化裁床、建设吊挂生产线,产能翻倍,成功接下某知名教育集团百万套校服订单,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三是以新兴产业培育,促专精特新“成长助力”。围绕新型城镇化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要求,联社积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成功落地全省首笔第二期、第三期“专精特新企业贷款”,目前已累计发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6370万元,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35亿元。如某新质生产力企业在500万元“专精特新贷”支持下,加快技术更新迭代,研发的新能源汽车专用设备成功打入行业龙头供应链。联社还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为其上下游3家配套企业增加授信规模并给予定向利率优惠,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产业生态。四是以海洋经济服务,促渔业产业“蓝色引擎”。针对惠安作为沿海县份的特点,联社创新“党建+信用渔区”建设模式,在小岞镇打造“邻里·信用渔区商圈”,今年来,为渔区商户授信71户、金额605万元,上线智慧商超、智慧餐饮等服务场景6家。在开渔季期间,累计投放渔业贷款3.29亿元,支持渔民更新渔船设备、扩大养殖规模。依托“金服云”平台,为某海运公司发放首笔第二期民营提质争效专项资金贷款400万元,帮助企业新增运力,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专业服务提质效,打造终端直达新生态。惠安农信联社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以专业服务下沉和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农信骑手+金融服务站+数字平台”组合拳,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网络。一是农信骑手,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180人的惠安“农信骑手”服务队是基层金融服务终端直达末梢的有效力量,采用“网格化管理、清单式服务”模式,深入城乡社区、产业园区、商圈市场,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骑手们随身携带移动展业设备,可现场办理开卡、贷款申请、支付结算等业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今年来,农信骑手累计走访企业商户1.2万户,现场办理业务8600笔,解决融资需求3.8亿元。在鞋材产业集群中,骑手们通过“顺藤摸瓜”式走访,两周内为某鞋材企业及其上下游7家配套厂商投放贷款700万元,推动黄塘镇29家鞋企获贷4237万元,产业聚集度提升37%。二是金融服务站,构建便民“15分钟生态圈”。主动融入“党建+”邻里中心建设,采取“1+6+X”模式(1个党建核心+6项基础服务+X项特色功能),打造集“党建、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政务、青创”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示范点。在螺阳镇霞光村建成泉州市首家“党建+”邻里中心金融服务站,增设“涌泉”行动金融服务中心、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开展乡村振兴金融大讲堂,免费提供“乡村好货馆”展销、助农直播带货等服务。今年来,该服务站存量收单商户193户,较年初增加117户,上线各类特色支付场景5个,为周边居民和商户提供“家门口”的便捷服务。三是数字平台,实现服务“线上全天候”。深化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金服云”“信易贷”等平台优势,实现金融服务“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放款”。今年来,通过“金服云”平台关注企业融资需求3909笔,授信总额50.45亿元,放款总额48.25亿元;通过“信易贷”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1.36亿元。创新推出“银税宝2.0”产品,实现纳税信用与信贷服务的精准对接,某企业通过“银税宝2.0”仅用1天就获得200万元贷款。将“党建+金融”服务平台接入智慧共享平台,在线提供自主申贷、预授信查询等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理金融业务。四、成效显著获认可,探索发展新路径。惠安农信联社“党建+金融+产业链+专业服务+农信骑手”五维联动模式,在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落地落实取得新成效,得到各级各界的广泛认可。去年来,联社各项存款超258亿元,各项贷款超172亿元,存贷款市场份额继续位居本地银行业首位,全年累计缴纳税收1.73亿元,先后获评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十佳党建创新机构”、中国县域经济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案例”。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县域金融机构服务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发展的实际成效;二是聚焦产业链条,提供精准化、差异化金融服务,推动产业升级和集群发展;三是创新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四是践行普惠金融,助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促进共同富裕。展望未来,惠安农信联社将继续坚守“金融为民、服务利民”初心,持续深化“党建+金融+产业链+专业服务+农信骑手”模式创新,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特色化经营、精细化管理、差异化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农信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金融服务“人民城市”的新担当。供稿:惠安农信联社 许梓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