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账户里1.4万元存款不翼而飞
泉州永春县玉斗镇
七旬赵奶奶心急如焚
一查之下
才发现是外孙女小红(化名)
在某直播平台
进行了一个月的打赏消费
这笔对农村老人而言
堪称“巨款”的养老钱能否追回?
近日
在永春警方一个多月的不懈努力下
平台已全额退款
1.4万养老钱不翼而飞 原是孩子买“礼物”打赏 “手机里的钱怎么凭空少了一万四?”今年9月底,永春县玉斗镇70岁的赵奶奶在用手机支付购物款时,赫然发现账户余额大幅缩水。这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她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这笔钱够我们老两口吃用大半年了!” 惊慌失措的赵奶奶开始四处询问。她想起13岁的外孙女小红时常拿自己手机玩耍,一个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经询问,真相浮出水面:近一个月来,小红沉迷于某直播平台,为支持喜爱的主播,多次通过赵奶奶的手机账户充值,购买虚拟礼物进行“打赏”,累计金额高达1.4万余元。由于平台在未成年人身份认证方面存在漏洞,这些消费并未被有效拦截。无奈之下,赵奶奶选择了报警求助。 民警仔细梳理每一笔打赏交易记录,整理出详尽的充值明细。同时,民警协助赵奶奶备齐了未成年人身份证明、监护关系证明等退款所需的一系列关键材料。 在此后一个多月里,办案民警先后十余次主动与平台客服及专项处理小组进行对接沟通。 养老钱失而复得 警方提醒加强监管 “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判断力,而这笔钱对农村老人来说更是意义重大。”办案过程中,警方持续与平台法务部门沟通,反复强调此次消费的特殊性及退款诉求的合理性。 平台最终认定该系列消费行为确系未成年人未经监护人同意所为,同意全额退还1.4万余元。11月初,赵奶奶的银行账户收到了全部退款。 民警也叮嘱家长,日后务必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及支付密码的监管,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警方提醒:未成年人对网络消费缺乏辨别力和自控力,家长或监护人应妥善保管银行卡、支付平台密码,及时关闭免密支付功能;加强对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监督与教育,培养其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一旦发现孩子误操作或擅自进行大额消费,应立即收集所有充值记录、身份信息、消费凭证等材料,第一时间与平台协商。若协商无果,可及时向公安机关或相关主管部门寻求帮助,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