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网络文学论坛
即将在泉州古城拉开帷幕
作为中国网络文学界的标志性人物
《诛仙》作者萧鼎提前抵达泉州
在这座世遗古城中寻找创作灵感
并接受了鲤城区融媒体中心专访
此次论坛在泉州古城举办
为网络文学与千年海丝文化的碰撞
提供了绝佳舞台
正如萧鼎所言
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正是创作不竭的源泉
当“仙侠”的想象力
遇见“海丝”的广阔胸怀
中国网络文学的未来
无疑将拥有更多值得期待的可能性
对话实录整理
记者提问:
萧鼎老师,欢迎来到泉州。您的《诛仙》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元的仙侠世界,而泉州正是一座以文化多元与包容著称的城市。您觉得这次泉州之行能为您带来新的创作灵感吗?
萧鼎回答:
我觉得是肯定可以的。我对文化的多样性一直抱着很大的好奇心。这次来到泉州,确实见到了当地种种非常新奇、多样的文化,我觉得这能为我后续的作品提供很多灵感。比如从“海丝”方面入手,比如说海洋世界,或者是古代一些航海的设定。“海丝”是福建的特色,我对此也很感兴趣,也考虑过在后续的作品中加入这些元素。不过现在还没有正式动笔,还在构思当中。
记者提问:
您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的定位?如果与传统文学相比较,您认为它们之间的区别与发展方向是什么?
萧鼎回答: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网络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到现代的一种新阶段。文学都是用文字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去区分。网络文学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非常主流的文化现象。我认为它是我们中华文脉一脉相承到今天,所产生的一种新模式、新现象,但本质上依然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记者提问:
作为福建的网络文学前辈,您对此次论坛有何期待?对年轻的创作者们有什么建议或期望?
萧鼎回答:
这是中国网络文学论坛第一次来到福建省举办,省里方方面面都很重视,这对我们福建省网络文学创作是极大地促进。对于年轻的创作者来说,这也是一个契机,能够跟省内外优秀的作者交流,机会很难得。我相信,这会对福建省的网络文学创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关于建议,我认为第一是需要勇气,敢于去写作。互联网这个新兴平台降低了文学的准入门槛,让更多爱好者可以施展才华,我本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第二,我想以过来人的经验建议大家,要沉下心来,注重作品的质量,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最后,创作长篇小说需要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卡文”的痛苦且会频繁出现,面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坚持写下去,才能到达彼岸,写出好的作品。
记者提问:
网络文学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结合泉州的“海丝”基因,您对中国网络文学走向世界有什么新的思路吗?
萧鼎回答:
我个人认为,现在文化出海是国家重视并推行的重要政策,我们需要抓住这个机会。网络文学是我们中国现代一个强势的文化现象,最近几年在文化出海上可以说是风头正劲,拥有大量的国外读者。通过网络文学,我们向国外读者介绍了中国文化,这种现象非常可喜,这也是网络文学自身承担的文化使命。
记者提问:
最近很多网络小说被影视化,您有没有考虑过未来在影视改编中来泉州取景呢?
萧鼎回答:
首先,《诛仙》IP的商业化已经比较成熟,在游戏、电影、电视剧、动画、漫画等方面都有开发,电影、电视剧其实都已经存在了,未来当然也有重拍的机会,我想大家会看到的。其次,能否在泉州取景,我很愿意看到,但这说实话取决于电影拍摄公司的决定,我无法做这个主。
记者提问:
听说您不是第一次来泉州了,有没有哪些元素让您记忆犹新,感觉可以融入创作?
萧鼎回答:
是的,我以前来过一两次。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去过了开元寺。在开元寺里走着,观看里面很有特色的建筑和木质文化,我很喜欢那些古香古色的东西,包括里面的佛像也很有特色。走在那边能让我沉浸其中,我对泉州的古文化是非常喜欢的。
来源:鲤城区委宣传部、鲤城区文联
【无线泉州】一审:黄艺华
【无线泉州】二审:蒋筱雯
【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陈雄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