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已过,泉州龙眼采收工作进入尾声。自八月初启动采收以来,龙眼喜迎丰产,产量与品质均实现提升。
【↓点击下方观看视频↓】
*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在龙眼采摘现场,研究人员正小心翼翼地用直尺测量龙眼果径,手持糖度测试仪滴取果液,精准记录每一组品质数据。今年龙眼生长期间气候适宜,风调雨顺,开花至果实发育阶段未遭遇严重雨水冲刷,有利于果实均匀膨大与糖分积累,为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泉州采收的龙眼品种恰于“白露”节气前后成熟,而“白露”期间为病虫害高发期,由于气候适宜,新梢抽生与虫害活动同步增强,对果实品质构成一定威胁,果农正抓紧采摘。
我们泉州地区白露这个季节以后,会出现后期的并发症,包括它的糖度都会有所下降,所以要尽快抓紧采收。
据了解,全市龙眼总种植面积约四万余亩,产量达到八万吨,较往年增长约20%。龙眼的大年也得益于优良品种的选育。
我们针对龙眼生产上的一些品种单一、产业效益低的问题,围绕着一些生产上的热点、难点,开展比如按照良种筛选跟利用的技术研究创新,还有建设示范基地。我们收集了134份的龙眼种质资源,从中也筛选出4个品种,通过我们的品种认定,这些新的品种目前推广也有几万亩,在生产上已经发挥了比较好的效应。
泉州市农科所选育的品种以及一些优异株系,不仅在省内其他地区种植,目前也在广东、广西、四川、重庆推广,面积已经超过了5万亩。泉州的良种选育与科学管理,正持续为龙眼乃至农业产业的发展助力。
本台记者:熊嘉琪 汪龙波
通讯员:林文忠
【无线泉州】一审:苏含雪
【无线泉州】二审:蒋筱雯
【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陈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