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构建“一条龙”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畅通青少年成长通道
无线泉州 新闻 2025-07-23 09:42:25
4ed3ada527c2161c1abc8af1190d396.jpg
f0f7039ad6f8ee8f0dcc821446a55f5e.png

今后,拥有体育运动兴趣与天赋的孩子,升学之路将更加畅通!泉州市教育局正着力构建“一条龙”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为有体育优势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量身定制专属训练与学习规划,让他们无需因训练担忧未来升学。首批87所泉州市青少年体育人才“一条龙”试点学校(含校区、教育集团)名单正式公布,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这标志着泉州市体育人才培养体系迈入全新阶段。

 01

足球、篮球领航 学训融合保质量

此次试点以足球、篮球为首批项目,后续将逐步扩展至棒垒球、乒乓球、啦啦操等领域。泉州市计划通过两年建设周期,形成可复制的体教融合模式,为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开辟新路径。文件中还对试点学校的训练以及文化学习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试点学校每周训练不少于5次,累计训练时间不少于10小时,寒暑假训练时间不少于120小时。截至目前,泉州一中、培元中学、泉州七中、石狮石光中学、石狮一中等5所试点高中学校均已有序开展暑期训练。同时,为保障孩子们专业训练与文化学习两不误,首批试点高中学校可探索组建足球、篮球特色班,制定合理的课程与作息制度,既保证竞赛训练时间,又配备优质的文化学习师资力量。

b5c2cff79387e761e5b183b46da0ca9.jpg
b5be93da67e5b32878de62b3eaf1cd8e.gif
微信图片_20250723093632.jpg
ee0cbb208908c0e2e31dbb2ab7f1c961.gif




 02

学段贯通 立体化培养目标

根据方案,泉州市将建立“1所优质高中+3所初中+6所小学”的紧密型体育人才培养共同体,形成“高中定方向、初中强衔接、小学重基础”的分层培养模式。小学阶段,侧重兴趣培养与基础技能普及;初中阶段,强化专项技术训练;高中阶段,对接省级以上竞技赛事标准,实现“学段互通、课程衔接、评价一体”的立体化培养目标。

 03
四位一体协作 强化资源保障

为确保培养体系高效运行,泉州市构建了“教育部门统筹、学校主体实施、高校专业支撑、社会协同保障”的四位一体协作模式。明确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区域资源调配,试点校制定跨学段衔接课程方案;引入高校及教科研机构专家团队组建“智库”,定期对训练计划进行科学论证;鼓励“共享教练员”模式,探索由体育部门选派专业教练驻校指导,并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向试点校学生免费开放,缓解训练资源不足问题。

d43bf7c807a68ed03dc09c68bc9812e.jpg
36f1b1d8eb14af17dc67832a12b42a9.jpg
d36a6af2e80cd734be982cd750a8e0c.jpg
60dd5b45443477c3c9c8fae27d4c939.jpg
 04
一生一档动态考核 确保质量

泉州市、县两级教育部门将实施“年度考核+动态调整管理制度,考核内容涵盖队伍建设、训练与竞赛、保障措施、工作成效等方面,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连续两年考核不达标的学校,将取消其试点学校资格。同时,试点校需完善运动员动态考核机制,建立运动员个人档案,按照“一生一案”模式跟踪监测运动队文化学习情况,制定“一条龙”贯通培养强制退出机制。

 05
完善升学机制 细化招生方案

在招生政策方面,市教育局明确了具体实施细则:足球项目试点学校每年每学段招生人数不超过20人,篮球项目试点学校每年每学段招生人数不超过15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招生计划为额外增量,不占用学校原有招生指标,且各试点学校未完成计划数将不再调回。今年,全市“一条龙”招生工作已全部完成,其中试点初中校从试点小学中录取117名小学毕业生,5所试点高中校累计录取44名试点初中毕业生。

b7e620f89c1e854eb285670ff4bcae3.jpg



1905942ad12aa6bb966a118f53f1676.jpg

此次政策的细化实施,标志着泉州市体教融合工作进入新阶段,将为培养更多优秀体育人才提供制度保障。未来,市教育局还将积极推进与高校的合作,建立专门的人才输送通道,并探索实施“文化素质+专项技能”的综合评价升学机制,为体育特长生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审:吴丽峰 二审:黄美清 三审:欧阳可及 陈雄标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