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邮筒·刺桐花开第三极(八)离别是为了更好地重逢
无线泉州 新闻 2025-07-21 21:13:13

七月的阳光洒向念青唐古拉山脉的雪顶,泉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迎来了告别的时刻。1000多个日夜的坚守,这群来自东海之滨的“高原儿女”身上早烙下深深的洛隆印记。这段镌刻着欢笑与泪水、思念与感动的高原岁月,是他们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时光邮筒·刺桐花开第三极》系列报道进入尾声,我们再次把镜头对准他们,听一听沉淀了三年时光的心里话。

点击下方观看视频↓】

*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泉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队员 洛隆县发改委副主任 黄景胜

参加援藏是我30岁最好的人生礼物,祝福洛隆越来越好,也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干部积极投身祖国西部建设。

 泉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队员 洛隆县俄西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技术员 施文品

感谢家人的支持,帮我实现了援疆援藏梦,有梦你就来,西藏洛隆是个好地方。



 泉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队员 洛隆县财政局副局长 颜素珍

 我将会把这边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起来,为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出一份力量。

 泉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队员 洛隆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 李继志

 与这里的干部、群众共同的奋斗,一起的拼搏,在这离藏之际,难免会有一丝牵挂。

 泉州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 洛隆县人民医院全科医学 康复医学理疗中心主任 潘应发

雪域高原见证医患真情,康复之光照亮希望之路。未来我将继续用专业守护健康,不负使命。

  泉州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 洛隆县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 郑雄辉

我见证了藏族同胞们的淳朴,也感受到了医疗援藏的意义,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爱与希望的连接。


 泉州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 洛隆县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郭庆昕

科室的多名人员成长成为专业技术骨干,临别前相对我的学生说:“仪器会更新,扎根的技术永在。

 泉州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 洛隆县人民医院内科主任 消化内镜中心主任 黄一鸣

援藏不仅仅是技术的输送,更是用医者初心筑牢名族团结的桥梁。这份雪域情缘讲是我一生的财富。

 州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 洛隆 县 人民医院医务科副科长 外科主任 王怀帅

当你忘记了那些艰苦与磨难,回忆起那些人和事情的时候,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忆,这一切都将成为我生命中的印迹。



 泉州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 洛隆县人民医院党支部副书记 副院长 护理部主任 黄翠琴

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我常常把援藏这三问反复的打磨,我想这三年的努力,全力守护大家的健康,这就是我最好的答案。

 泉州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 洛隆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詹志强

每一次诊疗,每一台手术见证者患者康复的笑容,是此行最珍贵的勋章。这段经历已融入生命,成为最温暖的记忆。

 泉州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领队 洛隆县人民医院院长 高艺鹏

通过“组团式”的医疗援藏,使洛隆老百姓“小病、中病不出县”得以实现,我们将继续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泉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队员 洛隆县俄西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技术员 周煌斌

从刚进西藏的迷茫到援藏结束的认知,我已完成曾经许诺的愿望,不负韶华,愿将来雪域高原谱写更美好的新篇章,开出更多美丽的雪莲花。

 泉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 队员 洛隆县俄西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黄荣清

我在这片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却收获了比氧气更加珍贵的纯粹和坚韧,我将把这份纯粹和坚韧带回以后的工作岗位,继续发光发热。

 泉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副领队 洛隆县委常委 政府副县长 林康

如今即将归去,我深深体会到,“心归处,即是吾乡”,西藏这片热土已经深深融入我的血脉,这将是我一生最珍贵的财富。


 泉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领队 洛隆县委常务副书记 政府常务副县长 董俊凯

今后,我将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把在西藏锤炼出的坚韧品格和实干作风,带到工作实践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斗志、更加务实的态度,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本台记者:魏佳媚 林工滨 吴裕鹏

【无线泉州】一审:吴丽峰

【无线泉州】二审:黄美清

【无线泉州】三审:欧阳可及 陈雄标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