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外卖小哥,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他们很辛苦,或者是他们送餐时间太急,骑车太快。最近,南安霞美一名外卖小哥洪成木火了,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帮27名走失人员找到了亲人。
【点击下方观看视频↓↓】
*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35岁的南安霞美人洪成木,
是一名每天走街串巷的外卖小哥,
每天等餐的时间里,
他经常会刷手机看新闻。
2019年1月,
一则寻人启事,
让他无意中走上公益寻人之路。
这张记录清单上,有一年之内四次遇到的一名十二三岁男孩,也有台商区迷路到市区南环路的阿伯,还有买菜完忘了回家路的阿婆等等。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找到一个人似乎很容易。但据相关统计,2020年全国约有100万人次走失,也就是说每天大约有2739人次走失。研究表明,72小时是走失者回家的黄金时间,时间越长,走失者面临的危险可能就越大。那么,假如有一天身边的亲人走失了,我们该怎么办?
相信对很多70后、80后来说,脑海中多多少少还保留着这样的画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或者路边的电线杆上,经常能看见字迹已模糊的寻人启事,有时候在路上还能遇见有人发放寻人传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这种大海捞针式的传统寻人方式越来越少见,寻人效率也十分低下。
技术的进步让寻人方式变得越来越精准高效,借助互联网平台,社会力量的参与让“寻人”这件事变得更加容易,且突破了地域和时空限制,让寻人信息能够被更多人看到。此外,信息发布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沟通渠道的畅通与多样化,也大大缩短了走失者被找到的时间,能够在更大程度上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
无线公益
泉州人的指尖温度
期待与您一起帮助更多的人
综合自公益时报
本台记者:赵毅娟,黄武钢
编辑:陈十零、林春婷
审核:黄美清等